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公办全日制综合性艺术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始建于1959年,前身为黑龙江省戏曲学校,1972年更名为黑龙江省艺术学校。2002年9月,经省政府批准,与黑龙江省文化干部学校合并组建为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形成了以高职教育为主、中职教育为辅、成人培训为补充的多层次办学格局。2025年跻身黑龙江省高水平高职学院建设单位行列。
办学定位与特色
学院秉持“修学强能、精艺尚德”的校训,以创建“双高”院校为目标,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艺术人才。学院注重传承与创新,探索冰雪文化、非遗传承与艺术职业教育融合的特色模式。成立了张戈书法、于志学冰雪画、于承佑版画、倪秀梅剪纸、夏立军漆艺、王昌利冰花瓷、陈伟洪冰雪雕等10余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入选2024-2025年度文旅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参与院校和省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专业设置与条件
学院设有舞蹈、音乐、戏剧影视、传媒、艺术教育、艺术设计、思政等7个教学系部,开设音乐表演、舞蹈表演等27个专业,覆盖艺术教育全领域。其中,舞蹈表演、音乐表演为省级重点专业,音乐表演和舞台艺术设计专业获中央财政支持,舞蹈表演专业入选黑龙江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花棍舞”和东北秧歌为全国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教学设施方面,学院拥有标准化琴房、舞蹈排练厅、多媒体演播厅、实训剧场等现代化场所和专业设施。主校区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公滨路,毗邻多所高校,文化氛围浓厚。
师资力量与人才培养
教师团队中既有深耕艺术教育多年的资深专家,也有活跃于行业一线的“双师型”教师,形成了“名师引领、校企协同”的育人模式。与大庆师范学院开展“高本贯通”试点合作。与哈尔滨文旅投资集团、哈尔滨保利剧院、黑龙江省演艺集团等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支持和鼓励师生参加各级各类艺术赛事,建立“教-创-演-赛”全链条培养机制,累计荣获国家级奖项30项、省部级奖项150余项,显著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多次承办及参与国家级文艺活动,如2024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春节团拜会文艺演出、2025年央视新年戏曲晚会以及第九届亚冬会开闭幕式文艺演出。承办了中国书协、省文联、西泠印社、京华印社等国家和省级书画、篆刻、摄影等国际级展览11场,展现了卓越的艺术教育成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80%以上,主要就业于文化艺术机构、媒体行业及文旅企业,部分学生考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
艺术成就与荣誉
学院荣获省级“文明校园标兵”荣誉称号,入选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省级示范点。建校六十余载深耕艺术教育沃土,培育出大批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表演艺术家、剧作家。如作家张抗抗,剧作家张明媛、鲍十、李景宽、费守疆,书法家张戈,表演艺术家刘淑琴、赵三凤、白淑贤、邢美珠、李师友,杂技表演艺术家王虹,舞蹈家唐文娟、魏云、邱辉,歌唱家牟玄甫、金曼、刘和刚、于乃久、王邵玫,作曲家王宁、李黎夫,小提琴演奏家薛苏里,音乐制作人李盾,影视表演艺术家刘佳、刘之冰、张国强、佟瑞欣,画家吴团良、林建群,以及德云社青年相声演员孟鹤堂等,被誉为“黑龙江艺术人才的摇篮”。
发展规划与方向
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卓越的育人成效,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正朝着建设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艺术高职院校的目标稳步迈进,成为培养新时代艺术人才的重要基地。未来,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专业结构,强化师资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龙江文化强省、教育强省建设和东北全面振兴贡献艺术职教力量。